既有共同特征更有中国特色

发布时间:2022-11-08浏览次数:10


程伟礼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体现了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表现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协调性上。

    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消费主义取得文化主导权。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被推到极端,商品的使用价值退到次要地位。“虚假需求”和“消费异化”带来人性的危机,物质统治了人的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强调文化自信自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育新人,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表现为对传统文明惯性的超越。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指出,道德有两个来源,或者说是由两种成分构成的:一是作为“义务”的道德,一是作为“抱负”的道德。

    其中,作为“抱负”的道德,不是出于为社会所必需的那种“压力”,而是出于英雄人物的“抱负”和创造,是用“忠诚”“自我牺牲”“隐忍”“仁爱”等德行去感召人们。它超越了只关心个人和团体的狭隘利益,而把自己投向全人类。

    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仅来自真理的力量,还来自人格的力量。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比如,强调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质量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每一个人应有的贡献;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再次,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表现在对政党兴衰历史周期率的超越上。

    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对话时讲到历史周期率的问题。他说:“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待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

    对此,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在这个讲话中,黄炎培提到了惰性、人才以及精神问题;毛泽东则自豪地提出了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人人起来负责”的民主制度。

    经过百年不懈努力,我们党又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其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新征程上,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表现在对工业文明单一性的超越上。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新征程上,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人们的观念、目标和文化价值态度等方面的现代性发展,是一个历史性课题。随着现代社会微结构的不断改善和发展,我们还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归根结底,要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