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时评】“人民至上”具有深刻政治内涵

发布时间:2022-11-08浏览次数:10

坚持“人民至上”具有超越经验层面的深远意义,即在治国理政的本质和规律层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逻辑,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将来怎样继续成功”的问题。

理论内涵

人民立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性质界定表明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每一个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人民利益——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脉相连,不仅在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还在于价值、情感和命运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人民当家作主”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再到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看到党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利益作为“试金石”、人民情怀作为“动力源”,激励着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等一代又一代优秀党员鞠躬尽瘁、任劳任怨。面对新特征新要求,进一步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直面各类危险、加强党的建设的核心主题,也是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实要求。

人民主体——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相对于唯心史观的超越之处在于,它揭示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实践逻辑

宏观层面: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

一方面,持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社会革命,平衡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关系,尤其是协调好权力、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防止权力异化,提升执政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

中观层面: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

通过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各层次的标准化建设,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具规范性和可预期性。

同时,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大链条中,应充分考量公民参与意愿,定位不同社会力量的角色与功能,有效拓展民主参与的合法化路径。

微观层面:健全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机制——

一是深入探索党组织推动政府、市场、社会治理创新的方法和路径,调动实际可用的各种制度资源。

二是在党的领导下规范治理主体行为,包括推动市场治理机制系统创新、构建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创新基层政府公共治理绩效评估。

三是综合运用精细化治理模式、利益激励机制、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降低参与成本,保障行为效能,以激活人民团体、社会力量、基层组织自治与共治的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主体意识。

(作者:孙晓艳 作者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上海市纪委监委网站